千元成本、4人制作 8分钟AIGC短片如何登上国际级电影节?

:memo: 作者: 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洋洋| :date: 发布时间:2025-06-21 19:05:15

AIGC短片:千元成本如何登上国际电影节? :clapper_board:

摘要: 一部成本仅千元、由4人团队制作的8分钟AIGC短片《潜入梦海》在上海国际电影节“AIGC单元”引发关注。该案例揭示了AI在影视制作中 降本增效 的巨大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流程兼容和人才培养等挑战。


正文:

在2025年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AIGC单元”上,一部名为《潜入梦海》的AI影片吸引了广泛目光。令人惊讶的是,这部仅 8分钟 的短片由 4人 团队制作,成本不到 5000元,却呈现出大巴车爆炸、异国场景等高预算大片级的视觉效果。 :exploding_head:

过去,实现这些特效和跨国场景,在传统影视制作中可能需要 百万级别 的投入,包括特效、场地和人工费用等。尽管人工调试(如换脸、细节优化)仍存在硬成本,但AI已经显著降低了硬件与特效支出。

AI影视创作新浪潮 :ocean:

《潜入梦海》的AI影像总监和分镜设计师刘璨闻,是一位90后,掌握 20余种AI工具,通过调动关键词库、动态模型、开源换脸技术等方式,将想象转化为镜头。

2025年,AIGC电影从“玩票”走向产业试水。上海电影节首次设立“AIGC竞赛单元”,标志着AI创作影片被正式纳入主流电影叙事体系。即梦AI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同去年奥斯卡允许AI影片参赛一样,这是全球影视行业对AI创作的认可。

AI电影创作人群画像 :artist:

目前,AI电影创作人群主要分为四类:

  1. AI技术爱好者
  2. 转型中的传统影视从业者
  3. 内容表达型自媒体创作者
  4. 影视专业学生

即梦AI的免费积分政策降低了创作门槛,吸引了大量创作者尝试。刘璨闻表示,使用AI方式,原本百万起步的成本可以控制在 万元以内,且制作周期缩短至 一周

AI创作并非完美 :warning:

尽管“降本增效”是当前AI的最大优势,但AI创作也面临挑战。《金鱼》导演阿米认为,AI电影制作流程更像是一种“缝合”,需要耗费精力调和多人参与时的审美分歧。 :fire:

刘璨闻也指出,AI流程与传统电影制作流程在结构上并不兼容,需要创作者拥有跨学科知识和极强的工具掌控力。

AI人才培养与商业化 :books:

AI正在改变影视行业职业定义。AI分镜师不仅要懂分镜、节奏、剪辑,还要熟悉多种AI工具,甚至掌握关键词库的构建和提示词微调的技艺。 然而,这些技能在传统电影学院教育体系中尚未普及。

即梦AI目前与多所高校合作,在影视专业课程中加入AIGC模块。AI影视内容的商业化主要体现在广告、短剧以及平台定制化IP内容等方面。 抖音和即梦AI联合推出的AI短剧计划已收到上千份项目书,部分作品已通过内容打赏、广告定制和版权销售回收 数十万元


结论:

AI技术正在重塑影视行业,带来巨大的降本增效潜力。尽管面临流程兼容、人才培养等挑战,但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化路径的探索,AIGC短片在国际电影节崭露头角,预示着AI将在未来的电影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rocket:

:light_bulb: 延伸阅读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