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发布时间:Tue, 29 Apr 2025 00:00:00 GMT
A股投资策略周报:增长型红利的优势逻辑与筛选框架(国金证券) 
摘要
本研报回顾了前期观点,分析了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认为在美国经济衰退趋势下,权益市场面临潜在高波动风险。强调淡化特朗普关税“噪音”,重视经济衰退的长期趋势。 报告核心在于推荐**“增长型红利”**资产,并构建了系统性的筛选框架,通过回测验证了其有效性。建议减持仅靠情绪驱动的AI端侧,增配有业绩支撑的科技成长方向,超配增长型红利资产。
正文
前期观点回顾与市场聚焦
-
前期观点回顾: 全球关税战升级,权益市场维持“高波动”状态。美国“对等关税”发布后,中美关税战持续升级,欧盟也宣布反制措施。特朗普2.0关税政策大概率加速美国“硬着陆”甚至“滞胀”。 domestic基本面“转弱”,叠加海外风险,或导致居民、企业资产负债表走弱。维持市场“波动率”上行观点,中小盘成长风格“切换”至大盘价值防御,持续周期至少1季度,直至“盈利底”出现。
-
当下市场聚焦:
- 如何淡化特朗普关税“噪音”?
- 三月国内经济数据及政治局会议解读?
- 全球权益市场的潜在风险及建议?
- 增长型红利的优势逻辑?
- 如何系统性筛选增长型红利组合?
- 如何淡化特朗普关税“噪音”?
重视美国“衰退”趋势下,权益市场潜在“高波动”风险 
-
淡化特朗普“噪音”,重视“趋势”影响。 三个核心趋势:
- 美国经济衰退趋势不会因“关税”改变。当美国实际失业率突破 “4.4%” 时基本确认衰退。
- 美国“通胀高企”是2020年QE的“后遗症”,只能通过“弱化”美国居民资产负债表解决,亦不会因“关税”而改变。
- 美国“关税谈判”难以短期达成,只要有“关税”影响势必将加剧美国经济“衰退”甚至“滞胀”进程。
-
国内3月经济数据发布,“量增价跌” 格局凸显,基本面“转弱”。这意味着,A股、港股将面临基本面下行压力及情绪、流动性陷阱冲击。故维持市场“波动率”上行观点,中小盘成长风格“切换”至大盘价值防御,持续周期至少1季度,直至“盈利底”出现。考虑A股“市场底”已现+AI产业逻辑催化,预计科技成长依然具备部分结构性机会。
增长型红利有望受益于“息差”主动扩张 
-
“增长型红利”定义: 指那些“牺牲部分股息率,通过资本开支扩张带来潜在盈利改善的细分行业或公司。不仅当下股息率水平不错,未来在分红率稳定及盈利预期改善的影响下,有望推动潜在股息率上升,主动扩大与无风险利率的“息差”,故有望受到市场青睐给予其更高估值”。
-
核心推荐逻辑:
- 围绕财政发力预期的政策端,寻找相对的确定性。财政政策在新老基建及推动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等领域发力值得期待。
- “增长型红利”讲究股息率上升预期,可以避免静态估值陷阱。相较于传统红利类资产,“增长型红利”当下也更具“性价比”。
-
筛选框架: 兼顾“红利”和“增长”两个维度。
- 股息率具备相对优势
- 分红比率稳定、持续
- 经营性现金流充裕
- ROE水平稳定或向上
- Capex增速或占比趋于扩张
-
回测结果:
- 2016年至今季频调仓,综合筛选模型组合的绝对收益录得 125.5%,显著跑赢同期万得全A (22.9%) 和沪深300 (19.5%) 等主流宽基指数,也优于仅依赖股息率单因子构建的纯红利组合 (103.7%)。
风格及行业配置:成长明显分化,价值将逐步占优 
- 建议:
- (一)减持:“渗透率10%以下”仅靠流动性、情绪驱动的AI端侧;
- (二)增配:有业绩贡献或者潜在出业绩的结构性科技成长方向,包括:(1)光芯片、智能座舱、GPU及新型显示技术等;(2)AI基础设施建设,将受益于产业Capex及国内财政扩张支持。
- (三)超配:三大运营商、基建及消费等“增长型红利”资产。
- (四)黄金股,受益于金价上涨趋势,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 (五)创新药,短看毛利率改善及IRR回升,中长期营收亦有望迎来改善。
结论
在美国经济衰退预期下,市场波动性可能加剧。**“增长型红利”**策略有望在不确定性中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构建合理的筛选框架,并关注有业绩支撑的科技成长方向,是当前市场环境下值得考虑的投资策略。
风险提示 
- 美国经济“硬着陆”加速确认,超出市场预期;
- 国内出口放缓超预期。
延伸阅读
研报PDF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