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财联社记者 封其娟|
发布时间:2025-04-30 16:21:13
好的,这是根据您提供的A股新闻快讯,按照2025年的时间背景,并遵循您提出的格式要求进行的重新组织和编辑:
A股公募基金四月延募潮涌现
:业绩与题材成关键胜负手
摘要: 2025年4月,A股公募基金延期募集现象频发,尤其是行业主题ETF和指数增强型基金遭遇“倒春寒”。 多重因素共振导致延募潮,基金公司应加强前瞻性布局,明确差异化策略,方能穿越周期。
正文:
2025年4月30日,财联社记者报道,本月公募基金市场迎来一波“延募潮”,共有26只产品宣布延长募集期,其中24只为指数类产品,涉及20家公募基金公司。 这24只产品中,包括11只ETF、3只ETF联接基金、8只指数增强产品和1只红利价值指数产品。 截至目前,经过延募后成功成立的产品有9只。
作为本月唯一延募的主动权益基金,泉果研究精选的募集期由原定的12天延长至16天。 值得关注的是,拟任基金经理钱思佳此前在东方红资管工作期间,曾因中途卸任长封闭期产品而备受争议。
易方达安旭90天持有债券是4月延募的唯一债基,拟任基金经理刘琬姝一季度末在管规模为195.95亿元,较去年年末缩减了82.36亿元,减少近三成。
行业主题ETF成“重灾区”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主题ETF成为本次延募潮的“重灾区”,多只产品甚至经历了两次调整募集期,部分产品还出现“延募后提前结募”的波折操作。
科创主题ETF的情况尤为突出。 例如,华夏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 三次延募,累计延期28天。 拟任基金经理鲁亚运管理的18只ETF中,医药、消费等主题产品业绩排名靠后。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及联接基金经历了两次延募、一次提前结募的操作,最终延期26天。 招商中证卫星产业ETF的拟任基金经理许荣漫管理规模高达319亿元,但旗下生物医药、光伏等行业主题ETF亏损明显。
百亿级基金经理“光环失色” 
即使是百亿级基金经理的新发产品也未能幸免于难。 博时基金王祥管理的博时中证A50ETF延募21天; 平安基金钱晶在管规模缩水15亿元的背景下推出的自由现金流ETF同样延期募集21天; 华富基金“元老级”ETF人物张娅新发的红利价值指数产品也延募12天。
指数增强基金也“在劫难逃” 
不仅如此,指数增强基金也遭遇了募集困境。 长城基金、鹏华基金、中海基金、博时基金、大成基金等旗下的指增类产品均有延长募集期的情况。
从跟踪指数来看,上述24只延募产品中,跟踪科创综指、中证A500、800现金流的分别有5只、4只、3只,跟踪科创生物、中证现金流的产品各有2只。
延募原因:多重因素叠加 
有业内人士分析,公募产品延募潮是市场环境、投资者结构与偏好、基金公司策略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当前行业主题ETF数量众多、同质化严重,众多产品跟踪的指数或投资的板块相似,缺乏差异化优势,导致投资者选择困难,资金分散,进而影响单只产品的募集效率。
一名公募人士指出,对于行业主题ETF,应加强前瞻性布局而非跟风申报;指数增强产品需明确差异化策略,避免沦为“伪增强”。 头部基金经理更需警惕规模与能力的“剪刀差”,强化投研深度而非依赖渠道推力。
案例分析:泉果基金钱思佳新基延募
泉果研究精选是4月延募的24只产品中,唯一的一只主动权益类产品。 泉果基金产品于2025年4月25日公告称,将原定于4月25日结束的募集期延长至4月30日。 拟任基金经理为钱思佳。
此前,钱思佳在东方红资管任职期间,曾因半途卸任封闭期内产品而引发争议。
华夏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医药ETF三度延期
部分行业主题ETF甚至出现了两次延长募集期,或延募后又提前结募的情况。 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三度调整募集期,最终延期28天。 拟任基金经理鲁亚运管理的18只ETF产品中,行业主题ETF居多,但医药、消费等主题ETF业绩排名靠后。
百亿基金经理新发产品遇冷
公告显示,广发中证800指数增强、博时中证A50ETF 平安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东财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均延期募集21天。 由此可见,即便是百亿基金经理的新发产品,也难逃延募的命运。
结论:
公募基金延募潮是市场环境、投资者结构与基金公司自身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市场调整期,各家基金公司应苦练内功,加强前瞻性布局,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唯有真正解决投资者收益体验,方能穿越周期 。
希望这个版本更符合您的要求!
延伸阅读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