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发布时间:Sun, 27 Apr 2025 00:00:00 GMT
信用策略周报:理财增量买了多少信用? 
(民生证券)
摘要
本周报分析了跨季后理财规模回暖情况以及理财增量配置方向。研究发现,理财规模有所回升,但在债券配置上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信用债市场整体偏弱,信用利差震荡上行。报告还探讨了信用债的投资策略,并提示了相关风险。
正文
信用债市场表现偏弱 
当周,信用债收益率跟随利率进入盘整期,但整体表现仍然偏弱,信用利差震荡上行。具体表现为:
- 资金面保持均衡宽松,配置盘仍有需求,短信用债跌幅有限,信用利差小幅震荡走高。
- 2-3年期中短端信用收益率及信用利差上行幅度偏大,中低等级下沉城投品种在较高收益保护下表现稍好。
- 4-5年长端信用收益率上行幅度相对不大,部分中低等级信用利差小幅收窄。
- 5年期以上的超长普信继续阴跌且跌幅不浅,买盘力量不强。超长二永债表现稍好,反映市场对票息和流动性的偏好。
跨季后理财规模回暖 
截至 2025年4月20日,全市场理财产品规模合计 30.84万亿元,较3月底增长了 1.82万亿元。 跨季后的增长规模整体介于2023年和2024年同期之间,增长幅度并不算小。
理财增配方向出现变化 
截至 2025年4月26日,理财在二级净买入债券规模基本持平与往年同期,但在券种分布上发生了一定变化:
- 对二级资本债、商金等券种的买入力度明显高于往年,而对存单的买入力度要低于往年同期,包括对普信债的买入力量属平平之态。
- 对5年期以上的超长债券品种增持明显,尤其是超长信用债。这或与追寻票息有关,也与今年非银资管机构资金流向有关。监管趋严环境下,理财或也并无太多其他方式以平滑长久期资产波动;往后来看,实则加大了产品波动的可能性。
信用债投资策略 
往后看,在理财需求和配置力量的支撑下,趋势上或仍可看好信用债表现的回暖及信用利差的压缩,但节奏和品种上还需考虑以下因素:
- 短信用债仍有支持,下行空间关键在资金端,如果宽货币政策实际落地,仍能带来一定空间。
- 长信用债的弱势表现暂时未看到很强的止住信号,利差走阔带来的相对价值吸引力是一方面,需求端有增量资金则更为关键,后续保险新进资金以及理财监管或可持续关注。
- 3-5年区间段的信用债具备配置价值,调整后当前利差水平并不低,后续可能的供给放量或会带来一些配置机会。
结论
理财规模跨季后有所回升,但配置结构发生了变化,对超长信用债的配置力度有所增加。信用债市场整体偏弱,投资者应关注资金面变化和长端信用债的止跌信号,并关注3-5年期信用债的配置机会。
风险提示
- 城投口径偏差
- 样本偏误
- 区域及平台评价的主观性
- 成交数据处理及局限性
延伸阅读
研报PDF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