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财联社 李响|
发布时间:2025-04-29 07:56:54
柜台债重磅《操作规则》出台:或可再造一个“银行间债券市场”!
摘要: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柜台业务操作规则》,规范柜台债业务,为柜台债市场全面落地打通关键环节。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标志着柜台债市场最后一块“拼图”已经完成,中小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渠道进一步畅通,或将迎来更多“资金活水”,甚至再造一个“银行间债券市场”。
正文:
2025年4月28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官网发布了《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柜台业务操作规则》(以下简称《操作规则》)的通知。《操作规则》在之前的柜台债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基础上,对开办业务系统接入程序进行了规范。
《操作规则》对数据交互、交易品种、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众多细节进行了要求和规范,例如:
- 第七条和第八条规定,开办或申请开办柜台债业务的机构应向同业拆借中心完成数据交互,有利于加强数据收集和管理,防范潜在风险。
- 明确了柜台业务交易品种包括现券买卖、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债券借贷、衍生品以及经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交易品种。
- 强调开办机构应当建立合理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向投资者提供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债券品种与交易品种。
券商人士认为,该文件为柜台债业务全面落地打通了关键环节,预计后续各家申请券商将陆续接受同业拆借中心的验收,通过后即可开展柜台债业务。 这一举措标志着柜台债市场最后一块“拼图”已经完成。
目前,柜台债规模体量在全市场中占比不到 1%。 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托管余额为 1556.2亿元,相比之下,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 155.8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为 21.2万亿元。
一些券商人士表示,此次《操作规则》正式出台,中小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渠道进一步畅通,对于打造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与此同时,未来柜台债市场或是券商未来创新业务发展的蓝海,山西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券商已在积极布局,针对零售客户打通股市和债市的融合,亦或是金融机构创新业务新的增长极。
柜台债操作规则要点:
- 数据交互: 开办机构应通过银行间市场柜台业务系统接入程序与同业拆借中心完成柜台业务数据交互。
- 数据权益: 同业拆借中心对柜台业务活动中产生的数据享有完全的数据权益。
- 风险管理: 开办机构应当加强柜台业务内控管理和系统建设,切实防范柜台业务风险。
- 交易机制: 柜台业务采用“一对一”询价模式或做市商报价制度。
扩容柜台债市场的意义:
- 吸引境外投资: 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境外机构投资国内债券市场。
- 实践多级托管: 有利于在境内稳步实践多级托管制度,进而推动我国多层次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 提供融资渠道: 为地方政府、优质企业提供更多直接融资的渠道。
- 提升市场活跃性: 为各类中小投资者提供债券托管、做市、担保品管理等多方位的综合性服务,有效提升市场活跃性、促进市场分层。
- 风险隔离: 将银行间债券市场隔离出来,防止再次出现过量资金涌入,对长期国债利率下行推波助澜。
柜台债业务或将成券商创新蓝海:
券商机构正努力成为这一新赛道上的“领头羊”, 通过在一级市场赚取承销费收入,二级市场提供双边报价,赚取报价点差收入, 如果把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这两个最大的资本市场打通,以此衍生出交易服务、策略服务等,都将极大提升金融机构的估值表现。
但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柜台债市场发展仍面临挑战:
- 高收益品种选择匮乏
- 投资者行为偏好尚未形成
- 券商机构资金体量相对偏小
结论:
《操作规则》的出台为柜台债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小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渠道进一步畅通,有望吸纳风险偏好更高、追求更高风险与回报的投资者,满足潜在的多元化投资需求,为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以及投资者教育的加强,柜台债市场前景广阔。
延伸阅读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