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资讯与市场要点
-
市场缩量普跌,“节点日”预期兑现:周三,市场并未如部分人期望般上涨,而是在“节点日”迎来了普遍的兑现杀跌。最显著的特征是成交额急剧萎缩(减少约5000亿至2.36万亿),市场传言这与部分量化资金被限制卖出有关,导致流动性骤降。
-
前期热点集体退潮:周二刚刚崛起的机器人、固态电池以及有色金属等板块,在周三均遭遇大幅回调,炸板率高企,显示出市场在连续调整下的脆弱性。连板总龙头天普股份(9连板)停牌核查,对短线投机情绪造成进一步压制。
-
新能源(储能/光伏)成唯一亮点:在市场一片萧条中,以阳光电源为代表的储能/光伏逆变器方向逆势大涨,成为昨日盘面上唯一有资金持续流入的板块,显示出其强大的基本面和逻辑独立性。
-
机器人产业逻辑再强化:尽管板块股价回调,但产业层面利好不断。盘后,优必选宣布获得2.5亿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订单,爱仕达也获得1888台焊接机器人大单。这为板块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验证。
-
宏观政策释放积极信号:财政部与央行召开联合工作组会议,强调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并首次提及“金融市场运行”议题,预示着未来可能有更积极的宏观政策出台以稳定市场。美联储官员也释放明确的降息信号。
-
苹果产业链迎来催化:知名分析师郭明錤上调苹果折叠屏手机出货预期,且苹果计划为Siri开发AI搜索工具。随着9月10日发布会临近,消费电子板块的关注度有望提升。
核心分析解读
-
市场已进入调整周期,短期趋势转弱:经过连续两日的大幅下跌,主要指数已跌破关键短期均线(如10日线),技术上已从单边上涨转为区间震荡或下行调整。在市场没有出现明确的企稳信号前,风险大于机会。
-
“靴子落地”,等待市场回归正轨:“节点日”的不确定性已经过去。市场普遍认为,风险得到释放后,应逐步回归由基本面和资金面主导的正常轨道。明日的修复力度和成交量能否回升,是判断市场是否企稳的关键。
-
新共识正在形成:从“补短板”到“优势产业”:市场逻辑可能正发生深层次切换。资金正从前期爆炒的“补短板”科技(如芯片),流向中国具备全球领先优势的新能源赛道(如储能、光伏逆变器)。这个方向的基本面扎实,有望成为承接科技股流出资金的主要阵地。
今日(9月4日)可行交易建议
总体思路:风险控制优先,耐心等待市场企稳信号。操作上,应聚焦于昨日逆势走强、已形成新共识的方向。
1. 首选观察方向:储能/光伏
-
逻辑支撑:是昨日市场“惊涛骇浪”中唯一的“诺亚方舟”,资金抱团迹象明显,基本面(欧洲需求超预期)强劲,最有可能成为九月的新主线。
-
交易建议:
-
核心标的:重点关注板块中军如阳光电源的走势,它的强度将决定板块的持续性。
-
操作节奏:由于已逆势大涨,不宜追高。可等待市场企稳后,寻找板块内个股的回调机会进行布局。如果今日该板块能延续强势,则可确认其新主线地位。
-
2. 次选观察方向:机器人
-
逻辑支撑:产业订单的利好不断,长期逻辑持续强化。昨日的下跌更多是受市场整体情绪拖累,而非自身逻辑证伪。
-
交易建议:
-
目前状态:处于“逻辑向上,技术破位”的修复阶段。
-
操作节奏:耐心等待“抢救”信号。观察板块能否在今日止跌企稳。在右侧信号出现前(如板块内多只个股放量反弹),不宜左侧抄底。可将有订单验证的龙头股放入自选,等待修复机会。
-
3. 关于前期科技股(CPO/芯片)
- 策略:规避为主。这些板块处于本轮调整的“震中”,筹码结构被破坏,修复需要时间。即使出现反弹,也大概率是技术性修复,持续性存疑。建议等待其充分调整、形态走稳后再做观察。
4. 关键观察指标
-
成交量:今日最重要的观察指标。若成交量能重回2.8万亿以上,说明市场流动性恢复,企稳反弹的概率大增。若继续维持在2.3万亿左右的低位,则市场可能延续弱势震荡。
-
赚钱效应:观察今日涨跌家数比是否明显改善,炸板率是否降低。只有当赚钱效应回归时,才是再次积极参与市场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