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b
(每天都有涨停板)
21
海风板块异动观察:多重利好共振,深远海与出海成主线
海风(海上风电)板块近期表现活跃,多重积极因素叠加,驱动该板块持续走强。
异动时间线与核心原因
- 2025年10月9日: 风电板块持续走强,海风方向领涨。核心原因包括国内海风市场9月迎来招中标高峰期,海外海风市场出现拐点信号,欧洲海风装机规模今年提升至4.5吉瓦以上。同时,中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即将投运,以及全球首台十六兆瓦漂浮式风电机组完成一体化组装,标志着深远海风电技术的重要突破和商业化前景。相关报道指出,海缆龙头厂商值得关注。
- 2025年10月8日: 海风被列为国庆假期投资舆情热点,市场关注度提升。行业内“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海风项目稳步推进,共同推动行业走强。
- 2025年10月5日-3日: 大金重工(作为海风装备和海外市场开拓的先行者)有望充分受益于海风景气度提振,欧洲海风装机加速放量是重要支撑。同时,大金重工拟港股上市,启动“A+H”布局,剑指港股市场“海风装备全产业链第一股”,战略布局全球深远海风电市场,提供“建造+运输+交付”一站式解决方案,进一步强化其国际竞争力。
- 2025年10月2日: 金风科技16MW漂浮式风机成功吊装,关键部件全面国产化,彰显我国在深远海风能开发方面的技术实力和巨大资源潜力(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12亿千瓦)。
- 2025年9月30日: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计2025-2034年欧洲海风新增装机将达到126GW,对应年均新增12.6GW,为国内海风企业出海提供广阔空间。明阳智能亦被提及提前布局深远海风电开发。中国2035年新NDC目标中明确提及发展深远海风电。
- 2025年9月29日: 国内第三季度陆海风电装机和招标量价提升,风电设备板块如威力传动、明阳智能、吉鑫科技均录得涨停。欧洲部分国家推出的海风补贴政策,以及未来海外降息的可能性,均有望进一步提升海风项目的经济性和发展速度。
- 2025年9月26日: 风电设备板块强者恒强,领涨市场。华创证券提示关注国内深远海和欧洲海风需求景气交织下的海风产业链受益机会,同时风电主机价格止跌上涨,叠加出海逻辑,盈利有望改善。港股风电股逆势走强,行业自律“反内卷”近一年效果显著,国内龙头企业有望提升海外份额。润邦股份拥有码头和船台,可自主调整产能以满足海风基础桩及海工船舶需求。午后市场消息显示,二季度以来国内海风开工交付加速,预计三季度进入短期业绩兑现期。上海电气尾盘封板。
- 2025年9月25日: 上海电气尾盘封板,主要受益于国内海风需求起量和风电整机盈利水平修复。
- 2025年9月23日: 上海围绕深远海风电等七大领域布局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应用场景,公募基金也对海风零部件、风机等方向表示看好。
- 2025年9月22日: 四部门发布通知,到2030年,我国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将实现自主可控,深远海风电送出技术是突破重点之一。
- 2025年9月19日: 中国石化发布60K大丝束碳纤维,弹性模量比48K提高5%,可应用于功率更大、叶片更大的深远海风电叶片等场景,为风电装备大型化、轻量化提供材料支持。
市场反馈与未来预期
海风板块的市场反馈积极,风电板块整体表现强劲,海风方向领涨。ETF市场中,通信ETF等相关指数标的股表现突出。在个股层面,威力传动、明阳智能、吉鑫科技、上海电气等风电相关公司曾出现涨停潮或尾盘封板,显示出资金对该板块的追捧。多家券商和公募基金研报持续看好风机和海风板块,强调“海风+出海”是风电领域新的边际驱动力。
展望未来,海风板块的增长潜力巨大。国内深远海风电发展空间广阔,国家级试验基地和16MW漂浮式风电机组的投运及国产化,预示着技术进步将加速商业化进程。同时,“十五五”期间国内海风有望受益于多基地优势进一步发展。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海风装机需求的加速放量,以及欧洲本土产能供应偏紧的现状,为具备出海经验的国内龙头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机遇。加之“反内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行业生态改善,企业盈利能力有望修复。60K大丝束碳纤维等新材料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深远海风电机组的性能。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也将为深远海风电大规模送出提供保障。
整体状况总结
海风板块近期异动主要由多重利好因素共同驱动:包括国内海风市场招中标高峰期的到来、海外市场需求复苏和增长、国家政策对深远海风电发展的支持、以及关键技术(如漂浮式风电、大丝束碳纤维)的突破和国产化。此外,行业“反内卷”政策的效果显现,龙头企业积极布局“A+H”上市和海外市场,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这些因素共同促使海风板块成为新能源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
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分析均基于公开新闻资讯整理汇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ztb
(每天都有涨停板)
22
锦浪科技近期异动分析:光储概念活跃,融资资金与机构关注并行
第一部分:异动时间线与核心原因
锦浪科技近期市场表现活跃,尤其在10月9日盘中经历了快速回调后,迅速反弹并持续上涨,截至当日11:10分,涨幅已达5%,显示出较强的资金承接力。
此次异动并非孤立事件,其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因素:
- 产业链景气度提升: 自9月份以来,光伏产业链涨价潮持续,相关概念股受到市场热捧。10月7日至10月9日期间,多家媒体报道三季度有22只光伏股获融资资金大幅加仓,锦浪科技位列其中,反映了市场对光伏行业整体向好趋势的认可。
- 可转债获批提振信心: 9月23日晚间,公司公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拟募资16.77亿元,这为公司未来的业务扩张和资金结构优化提供了明确支持,增强了市场信心。此前的8月3日,深交所上市委已审核通过该发行申请。
- 半年报业绩强劲增长: 公司于8月14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70.96%;尤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59.78%,且储能逆变器业务收入同比激增314%,表明公司已进入财务优化期,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 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9月18日,锦浪科技在海南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的全资新能源公司,预示着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战略拓展。
- 新能源板块热度持续: 整个9月份,锦浪科技持续受益于光伏设备、储能、固态电池等新能源大板块的活跃。例如,9月29日,固态电池概念爆发,储能光模块双双启动,公司均有跟涨。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9月3日、9月4日、9月5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触发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在9月5日盘后回应称,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与公司相关且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信息,公司近期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部分:市场反馈与未来预期
- 融资资金积极参与: 尽管10月9日早间新闻披露9月30日锦浪科技融资净偿还1.12亿元,融资余额降至17.08亿元,但从9月以来的整体趋势看,公司持续获得融资资金的青睐。多篇报道指出,锦浪科技在三季度获融资资金大幅加仓,并多次出现在融资客净买入金额居前的光伏或储能概念股名单中。9月29日,公司融资余额曾创历史新高18.21亿元,9月9日更有数据显示,融资客大手笔净买入,且有多家机构扎堆调研,显示杠杆资金对其未来增长的积极预期。
- 机构资金买入显著: 9月5日的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买入锦浪科技3.36亿元,深股通专用席位也呈现大幅净买入,表明专业机构投资者对其价值的认可和深度参与。
- 筹码集中度提高: 9月9日和9月10日的报道指出,截至8月29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55970户,且多次登上股东户数降幅榜,显示出筹码有向少数投资者集中的趋势。
- 行业联动效应明显: 作为光伏逆变器和储能领域的头部企业,锦浪科技的股价表现与光伏设备、储能等新能源板块高度联动。行业上游电芯短缺、海外需求高涨等因素,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展望未来,随着可转债的成功发行,公司的资金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有助于其在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等核心业务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市场扩张。鉴于上半年业绩的亮眼表现以及储能业务的爆发性增长,锦浪科技有望继续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巩固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实现中长期发展。
第三部分:整体状况总结
锦浪科技近期股价异动,是其自身经营业绩高增长、可转债融资进展顺利,以及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板块整体景气度提升等多重积极因素共振的结果。市场层面,融资资金持续加仓、机构投资者大笔买入以及筹码趋向集中,均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尽管盘中波动剧烈,但整体表现出震荡向上的趋势。
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新闻资讯整理汇总,旨在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买卖依据。投资者应独立判断,风险自负。
ztb
(每天都有涨停板)
23
赛力斯(601127.SH) 近期异动分析:销量利好与华为深化合作下的市场震荡
异动时间线与核心原因
2025年10月9日,赛力斯盘中出现显著下跌,加速下跌至跌幅达5%。当日主力资金显示净卖出态势。同时,此前披露的9月30日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赛力斯融资净偿还4.56亿元,创近一年新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剧了市场对短期资金流向的担忧。
此番下跌的背景在于前期股价的连续上扬和多重利好消息的集中释放。回顾9月30日,赛力斯股价曾大幅上涨,盘中涨幅超8%,续创历史新高,当日成交额突破100亿元。驱动因素主要有:
- 深化与华为合作: 9月29日晚间(9月30日早间新闻密集报道),赛力斯公告其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已支付完毕购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的全部对价115亿元,成为引望三大股东之一。此举被市场解读为进一步夯实了双方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同期,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1元(含税),预计总派发金额达5.06亿元,显示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力度。
- H股上市进展: 公司于9月2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拟发行不超过H股,为公司拓展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影响力奠定基础。
- 供应商及销量预期: 博俊科技确认公司是赛力斯问界M5、M7、M8、M9车型的车身件独供供应商,暗示合作紧密。此外,市场对即将公布的9月销量数据抱有积极预期。
进入10月8日晚间至10月9日早间,公司正式发布9月产销快报,披露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4,678辆,同比增长19.44%,1-9月累计销量达30.46万辆,并强调全新问界M7交付量有望持续爬坡,验证了市场此前的销量利好预期。
市场反馈与未来预期
在9月30日的多重利好刺激下,赛力斯股价飙升并创历史新高,市场主力资金表现出积极的买入意愿,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融资余额创历史新高。汽车整车板块在当日也呈现震荡拉升态势,赛力斯成为领涨个股。
然而,10月9日市场对赛力斯表现出修正性反应。尽管有销量利好和与华为深化合作的长期积极信号,但前期股价的快速上涨可能积累了获利盘。主力资金的净卖出和融资客的净偿还,显示部分资金选择在短期内离场,导致股价承压。
展望未来,赛力斯与华为的深度绑定通过股权纽带得以进一步强化,预计双方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合作将更为紧密和持久。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积极增长,尤其是全新问界M7交付量的持续爬坡,预示着公司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正在提升。同时,公司筹划H股上市的进展,有望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融资平台和国际市场关注度。这些因素为赛力斯的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短期内市场仍可能消化前期涨幅和资金面的变化。
整体状况总结
赛力斯在9月底至10月初期间,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驱动下的股价波动。公司通过支付华为引望股权、发布高额中期分红预案以及获得H股上市备案等举措,大幅提振了市场信心,推动股价在9月30日创下历史新高。伴随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的积极披露,公司基本面得到支撑。然而,10月9日,市场在前期上涨后出现调整,主力资金的净卖出和融资净偿还对股价构成短期压力。尽管短期波动,公司与华为的战略合作深化和销量的持续增长,为其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分析均基于公开新闻资讯整理汇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判断并承担自身风险。
ztb
(每天都有涨停板)
24
中芯国际异动分析:从历史新高到午后跳水,驱动与风险并存
异动时间线与核心原因
2025年10月9日(最新异动)
- 午后大幅回落: 港股半导体板块午后跳水,中芯国际(H股)跌超6%,此前一度涨近5%。A股半导体芯片股午后亦大幅回落,中芯国际(A股)翻绿,早盘一度涨超9%,伴随华虹公司炸板回落,张江高科跌停。截至14:32,中芯国际A股成交额达200亿元。
- 早盘强势冲高: A股中芯国际盘中一度大涨超9%,股价续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8008亿元。港股中芯国际早盘亦有涨幅。成交额方面,中芯国际A股在10:37已超100亿元,并超上一日全天成交额,显示资金交投活跃。
2025年10月8日
- 港股盘中波动: 港股中芯国际盘初一度跌逾3%,后拉升翻红,跌幅收窄。当日港股半导体板块整体走弱,华虹半导体、上海复旦跌逾3%,中芯国际跌逾2%。
2025年10月6日(假期期间)
- H股创历史新高: 港股中芯国际午后转涨,最高涨1.32%触及92.1港元,股价续创历史新高,盘中曾一度跌3.85%后拉升。
- 核心驱动因素:
- 高盛上调目标价: 高盛上调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港股目标价至117港元/股,维持“买入”评级,理由是中国不断扩大的AI生态为半导体带来机遇,预计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将成为中国领先的晶圆代工厂。
- AI概念与国产替代: OpenAI和AMD宣布合作,AI相关产业链大涨,中芯国际作为算力芯片代工的关键企业,受益于“硬”科技及AI基础设施投资高增长预期。同时,模拟芯片行业周期回暖和国产替代加速也为公司提供支撑。
- 机构积极关注: 假期期间,港股市场中芯国际H股涨幅较大,累计涨超12%,短线资金加速流入,前5日加仓3249万股。
市场反馈与未来预期
-
市场反馈:
- 资金流向: 2025年10月9日,中芯国际(A股)获融资资金买入28.17亿元,在两市中排名前三,买入额占成交比例超三成。截至9月30日,中芯国际的科创板融资余额为151.06亿元,位居科创板首位,显示机构和融资客对其看好。
- 板块效应: 受AI利好和高盛研报催化,半导体、芯片、消费电子等相关ETF在10月9日上午均表现强势,多只ETF创上市新高。A股整体市场沪指时隔十年重返3900点,芯片概念是主要推动力。然而,午后整个半导体板块的剧烈回调,显示了市场在高位对获利盘的消化和短期风险的担忧。
- 股价波动: 中芯国际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从假期期间H股持续走强、创历史新高,到10月9日A股早盘大涨近10%创新高,再到午后两地市场同步大幅跳水,股价波动剧烈,显示市场情绪的快速反转和资金的快速进出。
-
未来预期:
- 机构普遍认为,随着本土AI解决方案的发展和AI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高增长,中芯国际作为中国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将受益于AI生态的扩大和国产替代的加速。
- 中芯国际在多个科技、芯片相关ETF中占据重要权重,其业绩表现及股价走势将继续受到宏观经济、行业周期、技术突破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整体状况总结
中芯国际近期股价经历了从受AI和机构利好驱动的强劲上涨至历史新高,到午后因半导体板块整体回调而大幅跳水的剧烈波动。其核心上涨逻辑在于高盛上调目标价、国内AI生态发展带来的半导体需求增长,以及在国产替代背景下作为领先晶圆代工厂的战略地位。大量融资资金的买入和活跃的成交额表明市场对其前期预期积极。然而,午后的快速回落也警示了市场在高位存在的获利了结压力和短期风险,未来需关注板块情绪及资金流向的持续性。
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分析内容均基于已公开新闻资讯整理汇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买卖指导。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